
便血要排查肠癌可能性
2019-01-16
来源:
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,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直肠癌位置低,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。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,这种疾病是很容易不被发现的,所以说要经常在生活上的细节发现,“大便便血,有可能是痔疮,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!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时也要特别注意!”济南肛肠专科医院专家来给大家讲解。
便血要排查肠癌可能性
在日常生活中,痔疮和直肠癌可能有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症状(如便血),使得一些患者自己放松了警惕,王东林教授提醒读者,结直肠癌的便血和痔疮的状况略有不同。
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,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。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,这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,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,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,更没有黏液存在。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、黏液和脓液,而且大便的习惯会明显改变。
早发现治愈率可达九成
2009年的流行病学数据中,全球结直肠癌新病例约120万,死亡63万。在新增病例中我国就占40万,达到总数的1/3。而且,发病年龄明显提前,平均在45岁左右,其中很多是30~40岁的中青年,比西方国家提早12~18年。
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,肥胖、少动、吸烟、大量饮酒、过量摄入红肉或加工肉制品、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,都相应地提高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。因此,一般情况下,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容易患结直肠癌,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结直肠癌(大约1。5∶1)。
但是,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虽然在增高,如果能够早期发现,依然能够得到治愈。据统计,结直肠原位癌(极早期)5年生存率为94。1%,局部癌变为84。6%,如发生肝转移等,则5年生存率下降到5。7%。
通过直肠指检和电子肠道镜检查,基本都能排查结直肠癌,其准确率在80%以上。王东林解释到,排便习惯包括很多方面,如平常排便比较干燥,这几天却突然变稀,或是由稀变干;还有的人排便次数出现了变化,从每天一次变成二三次,或是反之。
总之,如果有腹部不适、疼痛,局部出现肿块,里急后重感,大便性状及形状改变(由干变稀,带黏液和鲜血或大便不成形,变细变扁),即排便和平常的规律不一样,就应及早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。
温馨提示:以上就是我院相关医生对相关问题作出的详细解答,如果您有疑惑,可以来电咨询0531-87900933。济南肛肠病医院在线专家,我们随时为您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