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咨询

诊疗一线 | 为消化内镜装上雷达 槐荫人民医院再添新利器

时间:2024-04-02 14:10点击: 3633次

      近日,一位患者来我院行胃肠镜普查,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直肠有一处粘膜隆起型病变,椭圆形,大小约10mm*12mm,怀疑直肠早癌可能性大,但无法确切判断浸润深度,于是内镜医师用上了“新式武器”-小探头超声内镜,进一步为患者做了超声内镜检查,发现病变起源于粘膜层,粘膜下层连续完整,初步考虑可行微创治疗切除病变组织,随即于内镜下行直肠粘膜剥离术(ESD),完整切除病变,组织夹夹闭创面,创面完好无出血,随后病理结果证实了术前诊断,因为及时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,能够指导医师尽快评估病情,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了最适宜的诊疗方案,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。

什么是超声内镜?

我院使用的小探头超声内镜是一种将内镜与超声相结合的综合技术,是通过内镜(胃镜、结肠镜)导入微型超声探头,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道(食管、胃、结肠)管壁进行超声扫描的方法。超声内镜作为内镜医生的“雷达”,它不仅具有普通内镜的功能,还可同时对食管壁和胃肠壁等组织进行超声扫描,能够清晰的探测和分辨出胃肠壁的各层次结构,并对病变进行初步判断。

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内镜?

超声内镜的适应证广泛,凡是消化道本身或消化道壁组织内病变,经普通内镜观察不能明确诊断者,都可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。

检查适应症有哪些?

1.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(如平滑肌瘤、类癌、间质瘤等)的起源、大小及性质,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;

2.消化道肿瘤(如食管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)病程分期(肿瘤浸润深度等),并进行可切除性判断。

我院超声内镜技术的成功开展弥补了传统胃、肠镜检查的不足,该项技术为未来能够开展更多黏膜下剥离术(ESD),肿瘤挖除术(ESE)等治疗打下了基础,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开辟了新途径,标志着槐荫医院消化内镜技术再上新台阶。

同时,我院常年聘请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定期坐诊,可进行包括超声内镜等在内的各种诊疗技术,满足患者多种就诊需求。

 

【温馨提示】

 

超声内镜的检查前准备与普通胃镜/肠镜的准备完全相同。对于存在普通内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不建议做超声内镜检查。患者如需做超声内镜检查,可提前到门诊进行评估。

专家简介

孙成刚    主任医师

山东省立医院专家

擅长:诊治胃,肠及肝,胆,胰等消化系统疾病,尤其擅长胃肠内镜介入治疗。

 

内窥镜室坐诊时间:周二上午  周四下午

张安忠  主任医师

省立医院专家

擅长:各种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、 消化性湿疹、克隆氏病等及慢性肝病、胰腺疾病的诊治。尤其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, 消化系肿瘤的综合治疗。

 

内窥镜室坐诊时间:周四上午  周五下午

许昌芹   副主任医师 

医学博士   山东省立医院专家

擅长: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,尤其消化内镜下诊治,包括消化道息肉的切除治疗,包括电凝电切术及EMR术;营养管置入术;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;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ESD治疗;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治疗,包括ESE及STER;贲门失驰缓症的POEM治疗;胆胰系统疾病中的ERCP诊治。

擅长HP感染规范治疗,胃肠镜精查及内镜下微创治疗。

内窥镜室坐诊时间:周三下午